联系人: 李小忠
手机: 13800000000
电话: 400-123-4567
邮箱: hntygyl.com@qq.com
地址: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月山路22号楼105号
半岛体育机械贵州小伙9岁失去右腿博士毕业后穿自己研发的智能假肢跳舞
半岛体育机械“如果你在童年失去了一条腿,你会怎么办?” 这种不幸落在了贵州农家少年孙小军身上,他在9岁时因意外事故右腿不幸截肢,但他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而是刻苦学习,从小时候的差生逆袭成博士。博士毕业后,他带领团队用了5年时间研发出高科技的电动假肢,为传统假肢加上“肌肉”。近日,34岁的孙小军穿上了自己研发的智能电动假肢独立行走半岛体育机械、上下楼梯、爬山,甚至还圆了小时候踢球的梦想。网友留言称赞:“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心态,为幸福的生活努力奋斗!”
4月12日下午,孙小军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希望我研发的假肢,除了帮助有需求的残疾人外,还能够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行动,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近日,孙小军在网上分享了一段短短10秒的视频,获得了9万多名网友点赞,视频中他介绍了自己小时候买不起假肢只能用拐杖,多年后用上自己研发的智能电动假肢的故事,引来不少网友点赞:“从憨厚到稳重的人生变化,不仅帮助了自己,还帮助了别人”。
记者了解到,孙小军出生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的一个小山村里,9岁时在一次和小伙伴打球过程中,右腿踝关节不慎摔伤,“当时我没有在意,父母也没钱给我治疗,认为过一段时间会痊愈的。”
没想到小小的摔伤最终导致了骨髓炎癌变,当时的主治医生告诉孙小军,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膝盖以上,如果不截肢半岛体育机械,最多只能活两三年。这对9岁的孙小军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最终含着泪水,看着自己的整条右下肢被截掉。
截肢后的孙小军很痛苦。为了让儿子坚强起来,爸爸常常告诫他:“你现在做不了农活,只有好好读书,才会有更好的生活,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望着在田间辛苦劳作的父母,站在家门口拄着拐杖的孙小军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能再让父母操心。截肢以前我的成绩一点都不好,可以说是同学眼中的差生,但后来,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学习上。2006年,我成功被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院录取。”
在华中科技大学上学期间,孙小军所学专业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大一时无意间听了俞敏洪结合自身经历的讲座《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改变了我的一生。让我有了出国交流学习的想法,但当时的家庭条件根本不允许我出国留学。好在一位学校老师点醒了我:如果你足够优秀,拿到奖学金的话,就可以去国外高校交流学习。”
从此半岛体育机械,孙小军更加拼命地学习英语和专业知识,即使是寒暑假,也是在实验室或自习室度过。
“每天很晚才会回寝室休息,教学楼11点关灯,我就在走廊里学到凌晨两点,早上6点又会出门,每天休息时间不足5小时。”大学期间的经历,孙小军至今历历在目。
皇天不负有心人,孙小军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了“学霸”,在大四时顺利获得了远赴日本东北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他感到很开心,“每月8万日元的奖学金,为我节省了一大笔生活费。”
2010年,孙小军进入到日本东京大学继续深造,“当时主要是学习燃料电池,想为全球能源行业作出贡献。”
后来,他在日本第一次穿上了假肢,长时间使用假肢后,他发现传统假肢会给腿部带来不适感。“我自己是工程师,我就想着为什么不能研究一个更加轻便、更加智能、更适合自己的假肢呢?”2014年前后,他在索尼公司从事Audio音响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虽然每年能获得令亲戚朋友羡慕的收入,但并没有机会研发假肢。
于是,2015年10月,孙小军主动从索尼公司辞职,回到了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的智能机械信息学专业,在人型机器人JSK实验室开始了动力式智能电动假肢研发工作。对于将机器人概念融入假肢的理论设想,导师也给予了认可。在读博期间,他获得了JST机构9000万日元(540万人民币)的无偿资助。
孙小军对紫牛新闻记者说,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假肢是传统的被动式假肢,主要通过重力或者惯性作用,依靠人的驱动力行进,“好比人的腿上没有肌肉,只有骨骼和关节,虽然也能站立,但仅仅是机械式地伸直,在没有‘肌肉’的情况下让关节出力是难以实现的。”
因为拥有长时间使用传统假肢的经历,在智能电动假肢的研发过程中,孙小军比常人拥有更多的亲身体会。他常常想:“为什么不能为假肢加上‘肌肉’呢?”
就这样,孙小军以假肢用户、开发者和创业者三种身份决心改变传统的假肢行业。他在深圳成立了专门研究智能电动假肢的深圳健行仿生技术有限公司,还获得了种子轮以及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
记者了解到,目前孙小军的研发团队共有20余人,在我国深圳和日本东京均有研发基地,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中国、美国和日本的知名公司和高校,有着丰富的产品设计和市场销售经验。经过研发队伍的努力,他们设计出的动力式智能电动假肢有电机驱动、控制器和感应器,能够随着人体变化做出相应反馈。
据孙小军介绍,目前他和团队成员所研发的动力式智能电动假肢,利用了机器人技术,通过传感器感知用户的意图,然后在适当的时间提供恰当的助力。孙小军表示,“简单来说就是在传统的假肢上添加了‘肌肉’,有了肌肉后,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孙小军和团队成员所研发的产品Robotic Prosthetic Knee还荣获2020年红点设计概念奖的顶级奖项——红点最佳设计奖,同时也斩获了当年红点设计概念奖的最高奖项——红点之星奖。
“以前真的没有这个想法,纯粹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对于现在穿上自己研发的智能电动假肢,孙小军自己也感觉到很意外。
孙小军穿上自己研发的智能电动假肢后,不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行走,还能够爬山、跳舞,甚至圆了自己小时候的踢球梦。工作之余,孙小军常常会穿上假肢到公园散步。
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孙小军所研发的智能电动假肢还处在小批量生产阶段,“准备今年10月将智能电动假肢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下肢残障人士能够享受到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福利。”
孙小军向紫牛新闻记者介绍,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假肢是非常昂贵的,即使是传统的低端产品也需要两三万元,“我们团队现在主要考虑降低研发生产成本的问题,尽可能地降低假肢的价格,让更多有需求的人都能够使用上假肢。”
孙小军的妻子也是贵州人,两人在2015年结婚,在工作之余常常会和在贵州生活的父母进行视频通话。去年元旦,两人回到了贵州老家,看到六旬的父母,发现他们明显变老了,行动也不方便了。
孙小军表示,父母为自己操劳辛苦了一辈子,希望他们能够安享晚年。此时,他也在思索一个更长远的问题,希望可以把机器人技术的运用拓展到正常人身上,“比如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行走,让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
在国外生活了10余年时间,孙小军看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和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感到非常自豪和高兴,“希望把在海外所学的东西为中国的康复残障事业作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原标题:《【紫牛头条】农家小伙9岁失去右腿,博士毕业后穿上自己研发的智能假肢跳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